快捷导航/Navigation

客服:400-660-2988

总机:0571-86091320/86091321

传真:0571-88480510

邮箱:anapu#anapu.com(发邮件时将#改为@)

地址:杭州市西行桥74号丰瑞大厦三层

邮编:310012

行业动态

工业废水的未来市场

来源: 安纳普有限公司 |更新时间:2014-11-10|点击:91次
   随着排放标准加严和监管力度加大,工业废水治理方面会有更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,由此也会带来更多市场机遇


有数据表明,2010年,我国工业废水的排放达标率为95.3%,比上年提高了1.1个百分点。但在增长的达标排放率背后,工业污染问题依然频繁出现。难道仅是达标排放率以外的4%和未被纳入统计范畴的企业在做怪?仔细分析,原因有以下几点:


第一,天网恢恢,疏而有漏。2009年,我国城镇规模以上(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)工业企业总数超过43.3万家,比纳入统计的11.3万家企业多了整整32万。若去掉“500万元以上这个财务量限制,工业企业数量会更庞大。如此庞大的企业群体,无论对于统计还是监管来说都不可能面面俱到,死角肯定存在。


第二,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。即便是小作坊式的工厂,污染能力也未必比大型企业逊色,甚至可能更严重。然而无论是NGO公开污染信息,还是政府部门展开污染调查,都习惯于大处着手,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小企业排污情况的统计。


第三,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多年来,企业早已摸索出应对政策监管的多套策略,弄虚作假现象较严重。此外,我国工业废水治理的实践时间较短,再加上监管力量不足等原因,一些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依然存在。


第四,城乡有别,污染无界。我国国情决定了很多行政指令和政策推动都是先城市后乡村,比如自来水普及率、污水处理率等,工业废水治理也不例外。这就让农村小煤窑、小矿厂之类企业的污染排放积少成多,给水环境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小觑。


综上所述,目前看似接近饱和的工业废水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。随着排放标准加严和监管力度加大,工业废水治理方面会有更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,由此也会带来更多市场机遇。


政策推动再生利用市场


  废水再生利用在工业企业中会很有市场,相关技术和产品比较完备


公共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曾经表示,中国治污的短板不是资金,不是技术,而是动机。通常情况下,经济或者财务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最为直接,因此,当企业在这些压力下主动采取治污措施时,行动就更彻底,效果也更显著。


比如,水价变革促使企业主动采取节水措施,很多企业更是在提高再生水利用方面下足了功夫。而工业废水再生利用的发展直接决定了超滤膜、反渗透膜和MBR在这方面的市场前景。


据膜工业协会秘书长刘宪秋分析,我国膜市场有70%属于工程,30%属于产品,而后者有90%应用在再生水和海水淡化领域。在当前海水淡化项目数量有限的情况下,可以想像市政和工业再生水利用对膜市场的拉动力量。


另有估算称,我国当前膜市场总量为200亿元人民币。不过,目前尚没有确切数字来表示我国工业废水的再生利用率水平。有关数据显示,2006~2010年间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以年均36.9%的速率增长,再生利用率年均增长2.5个百分点。2010年,我国再生水利用量超过33.7亿吨。而据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主任万育生介绍,工业在我国再生水应用中占比30%。十一五时期,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量以年均5.6%的速度增长,重复利用率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。


可以看出,在工业水价、用水定额、建设限批等相关措施的共同作用下,我国工业企业已经被推入废水再生利用的上升通道,而且因为目前起点较低,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。


MBR、反渗透和超滤等相关技术和产品市场比较完备的情况下,只需几剂强心针,就能带动工业再生水市场急速增长,甚至容易超过市政再生水市场。去年,环境保护部发布的《十二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建设规划》提出,要推动制定限制类和淘汰类高耗水企业惩罚性水价,这应该就是强心针之一。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

Copyright © 安纳普2007-2015anap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安纳普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44269号
电话:0571-86091320 地址:杭州市西行侨74号丰瑞大厦三层